只要是到山上這一天,通常妻小都很開心、雀躍,因為這一天,他們可以離「家」進市區,移地經驗不一樣的環境、生活及飲食,孩子有一群同伴相聚,牽手則有家長們的團契。
每週都有這麼一天,因為參與的成員完全是外國家庭,所以我較少參加,以免礙手礙腳的,讓牽手帶他們好好出去「玩」。
我都說他們是出去玩,可妻小總認為,他們進市區是來學習的。
前後近一年的時間,日前我心血來潮,跟著去看看,沒想到隨著兒子長大,他居然可以做稍微粗重的工作,和其他大人一起分工。
談起「山上」的工作,現場的幾個大人,其實他們都是來台的美國傳教士,這一年來,他們為著本地教會機構,規劃陪伴台東孩子的戶外遊樂設施,也同時幫忙施工,所以在場幫忙工作的孩子也多半是傳教士的孩子。
兒子有機會來這裡玩,同時受教於這些傳教士,並為宣教工作付出,實在一舉數得。
不只兒子,女兒們偶而也會來,來山上工作、玩,或陪伴、照顧更小的孩子。
山上的活動比較傾向勞力的付出,下午則由家長們安排課程帶領孩子學習,課目比較彈性,是家長的專長,而不限於學校的科目。
因著相同信仰的關係,幾個家庭及孩子,經常性的聚在一塊,一起工作或互相交流,倒也發展出另一種面向的共學;從本土的自學文化來看,似乎是比較另類的。